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公路橋梁一直在區域經濟發展與人員流動中占據著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交通行業及基礎設施建設的迅猛發展,公路橋梁數量快速增加,在整個交通運輸體系中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近年來公路橋梁交通量增加,加上很多公路橋梁已使用較長年份,容易發生許多病害問題,嚴重危害出行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橋梁安全事故的屢屢發生,給多方造成嚴重損失。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大件運輸和超重車日益增多,作為公路交通運輸中的重要角色,公路橋梁的安全性一定要得到保證。為了及時發現公路橋梁運營當中出現的問題,一定要加強和重視橋梁定期檢查工作,及時對橋梁自身結構進行維護。
橋梁定期檢查的意義
橋梁檢查評價是橋梁的使用及維修加固提供必要的依據,通過對橋梁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測,建立詳細的橋梁管理和養護數據庫,對橋梁構件作出狀況評估,評定構件和整體結構的技術狀況等級,確定維修方案或是否需要進行更詳細的專項檢測,并評定類別優化排序,為橋梁養護管理系統提供技術狀況大數據,為評定橋梁使用功能、制定養護計劃提供參考。 同時,通過檢驗橋梁結構的質量,確定工程的可靠度,還能夠有效推動新的橋梁結構設計理念的發展。
公路橋梁定檢頻率
養護檢查等級為I級的橋梁,定期檢查周期不得超過1年;養護檢查等級為Ⅱ、Ⅲ級的橋梁,定期檢查周期不得超過3年。
單孔跨徑大于150m的特大橋、特別重要橋梁的養護檢查等級為I級;單孔跨徑小于或等于150m的特大橋、大橋,以及高速公路或一、二級公路上的中橋、小橋的養護檢查等級為II級;三、四級公路上的中橋、小橋的養護檢查等級為II級;技術狀況評定為3類的大、中、小橋應提高一級進行檢查;技術狀況評定為4類的橋梁在加固維修前應按I級進行檢查。
檢測依據及方法
1、檢測依據
JGH/TH21-2011《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
JTG5120-2021《公路橋涵養護規范》。
2、定期檢查方法
通過目測與儀器檢測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主要用到的儀器、機械設備包含: 回彈儀,鋼筋保護層厚度測定儀,鋼筋銹蝕電位檢測儀、橋梁檢測車等。
檢測內容
1、橋面系檢測
主要包括對橋面鋪裝層、伸縮縫、人行道欄桿、防排水系統以及橋上交通信號、標志、標線、照明設施等方面的檢測。
2、上部結構檢測
不同結構和類型的橋梁在進行上部結構檢測時,側重點不盡相同,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具體把控檢測重點。
(1)混凝土梁橋橋上部結構
除檢測混凝土有無開裂及裂縫是否超限,有無滲水、蜂窩、麻面、剝落、掉角、空洞、孔洞、露筋及鋼筋銹蝕,混凝土碳化深度等問題,還應檢查橋面線形及結構變位情況,主梁有無積水、滲水,箱梁通風是否良好。
(2)鋼橋及鋼混組合梁上部結構
檢查構件銹蝕、裂縫、變形、局部損傷、涂層劣化情況、焊縫、鉚釘和螺栓是否松動、結構的跨中撓度以及結構變位情況等。 鋼混組合梁上部結構檢測內容除與混凝土梁橋上部結構類似外,還包括混凝土梁段與鋼梁段結合處構造功能是否正常、橋面板與梁的結合部位有無縱向滑移、開裂等。
(3)拱橋上部結構
主要包括主拱圈、行車道板、橫梁、縱梁及拱上立柱(墻)、蓋梁、墊梁的情況,吊桿索力有無異常變化,拱橋系桿外部涂層是否劣化等。
(4)斜拉橋上部結構及索塔
主要包括橋塔有無異常變位,錨固區是否有開裂、水漬,有無滲水現象,拉索索力有無異常變化,以及對鋼護簡、阻尼器、橋梁構件氣動措施等方面的檢查。
(5)懸索橋
主要包括橋塔、主纜、索鞍、吊索索力、錨頭及周圍錨固區的情況,查驗錨碇外觀有無明顯病害,錨室內有無滲漏水,除濕設備運行是否正常等。
此外,還應重視對橋梁支座的檢查,看支座是否缺失、老化,以及是否具有可能存在的其他問題。
3、下部結構檢測
對于公路橋梁下部結構的檢測,不僅包含橋梁墩臺及基礎還應對河床及調治構造物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檢查。
4、附屬設施
包含養護檢修設施、減振裝置、防撞設施、避雷裝置、防拋網、聲屏障等設施設備的檢測。
評定等級與養護對策
依據相關規范方法獲得橋梁技術狀況等級,橋梁技術狀況評定等級結果分為1類、2類、3類、4類、5類。橋梁技術狀況等級及狀態描述見表1。
表1 橋梁技術狀況評定等級及狀態描述
技術狀況等級 |
狀態 |
技術狀況描述 |
1 |
完好、良好 |
1. 主要部件功能與材料均良好; 2.次要部件功能良好,材料有少量(3%以內)輕度缺損; |
2 |
較好 |
1. 主要部件功能良好,材料有少量(3%以內)輕度缺損,結構受力裂縫寬度小于設計限值; 2.次要部件有較多(10%以內)中等缺損; 3.承載能力和橋面行車條件達到設計指標 |
3 |
較差 |
1. 主要部件材料有較多(10%以內)中等缺損,結構受力裂縫寬度超過設計限值,或出現輕度功能性病害,發展緩慢,尚能維持正常使用功能; 2. 次要部件有大量(10%~20%)嚴重缺損,功能降低,進一步惡化將不利于主要部件和影響正常交通; 3.承載能力比設計降低10%以內,橋面行車不舒適 |
4 |
差 |
1. 主要部件材料有大量(10%~20%)嚴重缺損,結構受力裂縫寬度超過設計限值,銹蝕嚴重,或出現輕度功能性病害,且發展較快。 2. 次要部件有20%以上的嚴重缺損,失去應有功能,嚴重影響正常交通。 3.承載能力比設計降低10%~25% |
5 |
危險 |
1. 主要部件出現嚴重的功能性病害,且有繼續擴張現象,關鍵部位的部分材料強度達到極限,出現部分鋼絲或鋼筋斷裂、混凝土壓碎或桿件失穩變形、破損現象,變形大于設計限值,結構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和動力響應不能達到交通安全通行的要求。 2.承載能力比設計降低25%以上 |
應根據橋梁技術狀況評定結果,對各類橋梁按表2采取相應的養護對策。
表2 橋梁技術狀況評定等級與養護對策
技術狀況等級 |
養護對策 |
1 |
正常保養或預防養護 |
2 |
修復養護、預防養護 |
3 |
修復養護、加固或更換較大缺陷構件;:必要時可進行交通管制 |
4 |
修復養護、加固或改造;及時進行交通管制,必要時封閉交通 |
5 |
及時封閉交通,改建或重建 |
©版權所有:中鋼集團鄭州金屬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化工路172號 | 免責聲明 豫ICP備09000825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