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報》刊發文章:《我國首家科研實驗室通過CNAS認可現場評審 讓過程更規范 讓數據更可靠 》,報道了2019年6月18日至19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對上海電纜研究所有限公司特種電纜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了首次科研實驗室認可現場評審,標志著這項國家認可制度的正式實施和落地,意義深遠。
文章指出:用于軌道交通的特種電纜產品研制,用于認知功能障礙、惡性腫瘤等疾病的血清學診斷、液體活檢的納米生物檢測技術研發……類似這一項項關乎國家科技和社會經濟發展、改善普通百姓生活的科研成果,都出自于我國500多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覆蓋面更廣的普通研究類實驗室。而“如何對科研實驗室進行規范管理,保證科研數據的可追溯和可重復性”則成為影響重大的難題。
近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給出了“中國答案”——在世界上尚無對科研實驗室進行認可先例的條件下,對上海電纜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纜所)特種電纜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了首次科研實驗室認可現場評審,標志著這項國家認可制度的正式實施和落地。
規范科研過程
據介紹,“科研實驗室認可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之一。科研實驗室是實施科研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技術保障,其質量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實驗室的規范運行,以及相關科研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合法性。我國的科研實驗室科研投入大,僅2017年科技財政經費投入就已經達到1.76萬億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國的科研實驗室卻普遍存在著“數據來源難以準確追溯”“影響沒有經過事先識別和評估”“實驗方法不統一”等問題,往往會出現數據難以重復、可靠性難以評估的現象。如果公開發表的研究發現不能被其他人重復,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和巨大的經濟損失。
為了進一步發揮實驗室認可在科研實驗室質量管理中的作用,CNAS歷時5年,依托“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以及國家認監委認證認可科技支撐計劃短平快項目平臺,研究推出科研實驗室國家認可制度。在尊重科研活動創新性、探索性特點的前提下,以科研實驗室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依據《科研實驗室認可準則》和相關認可要求,對科研實驗室運行及科研活動全過程進行質量管控,從而確保數據來源可追溯、過程規范而完整、結果真實可復現。
據上纜所特種電纜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評審組組長、原CNAS副主任宋桂蘭介紹,科研實驗室認可與傳統檢測、校準實驗室認可的區別之處在于,傳統實驗室認可的本質是關于能力的承認,而科研實驗室認可更加關注過程的規范,目的就是要確保科研數據的質量,即保證客觀真實,可追溯、可復現。
推動科技創新
那么,開展科研實驗室認可工作的意義到底在哪里呢?此次獲得認可的上纜所以其工作實踐進行了詮釋。
上纜所執行董事、黨委書記李竹影評價說,科研實驗室認可的實施,有利于規范線纜行業不同領域的科研行為,有利于提升上纜所科研發展的集中效應,有利于促進科研人員對認可準則的認識,達到了“往心里走、往深里去、往實處落”的效果。在執行國家重點專項“新型耐高溫硅橡膠電纜材料”“超純銅銀合金”等項目的研發中,通過實際應用相關認可規范,科研人員形成了良好的日志和數據記錄習慣,提煉了科學的材料測試評估體系,有力推動了項目進程,縮短了研發周期。
在談到科研實驗室認可對于規范科研管理、推動科技創新的作用時,上纜所副總工程師張秀松介紹,2017年,上纜所開始運行科研管理體系,科研人員嚴格遵循管理規范,以可靠數據推進每一項科研任務。一方面,在科研項目管理過程中,重視科研數據的采集、保存、分析和歸檔的管控,并不斷加強團隊溝通,多次進行培訓宣貫,引導科研人員養成良好的科研習慣。在推進“超純銅銀合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的過程中,根據科研實驗室認可的管理要求,實驗室建立了數據記錄、科研日志和工作例會制度,面對“有測試需求、無測試方法”這一新問題,項目組成員開展積極討論,翻開手冊和筆記,從材料性能的本源中尋找答案,從只會做“好”的導體,到學會解釋什么是“好”的導體。正是由于大量的數據積累和不同試驗的體系化記錄,建立了不同分析方法之間的聯系,在匯總的試驗數據中總結出極有價值的規律性數據信息,發現可以另辟蹊徑,創新出了“新表征方法”。這項新的測試方法得到國內資深專家的一致認可,被確認為新的測試方法進行應用,并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的輻射力繼續推廣。另一方面,該實驗室進一步強化質量控制的概念。在新型耐高溫硅橡膠電纜材料研發項目中,需要能夠快速而準確測定活化能,以滿足工程周期建設、運行的可靠性要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根據科研實驗室認可的要求,他們制定了相應的質量保證方案,在“快速法”試驗方案中,應用多種比對驗證手段,識別并分析影響結果的多重因素,評估不同參數選擇對測試結果的影響程度,最終選擇最優的升溫速率和失重率等試驗參數,細化、更新了快速法試驗方案,并在快速法與常規法之間建立了關聯,保證了最終科研成果質量的同時,大大加快了新材料研發的周期。
提供管理抓手
今年3月,我國正式建立科研實驗室認可制度,目前已經在5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完成試點。
據宋桂蘭介紹,今后CNAS將進一步加強研究和推廣力度,為我國的創新驅動戰略提供可靠的科研實驗質量保障。一方面加強與中科院的溝通協調,希望中科院能發揮引領作用,先行先試,在系統內推廣這項制度。另一方面將加強與教育部的合作,力爭教育主管部門能夠在政策上支持和引導高校科研實驗室積極推行科研實驗室良好規范,鼓勵高校科研實驗室獲得認可。
同時,CNAS還將加強與科技部的合作,力爭科技主管部門在科研基金申請、重點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采信科研實驗室認可結果,逐步在各領域省部級以上重點科研實驗室中開展本項制度,以促進我國各類科研實驗室的科研數據質量和運行規范,保證國家科研投入的效益,也為科研實驗室的管理創新提供新抓手。
內容源自:中國質量報http://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19-07/11/content_7303295.htm
©版權所有:中鋼集團鄭州金屬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化工路172號 | 免責聲明 豫ICP備09000825號-3